时间:2025-11-14

编辑: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把红色校史资源转化为思政课育人优势,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破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思政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11月13日,学校党委书记马文华,党委副书记、校长冉隆锋,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勇刚,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学容赴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现场办公会,并全程参与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红色校史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主题的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张勇刚主持。

会议现场

学校党委书记马文华讲话

会上,集体学习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等重点文件精神,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着力点以及2025-2026学年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具体举措,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

在集体备课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两个课程组分别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学校红色文化有效融入课程,通过“说课+教学片段展示+交流研讨+领导点评”的方式,凝聚了集体备课的智慧,收获了集体备课的教学成果。

党委副书记、校长冉隆锋作点评

冉隆锋在点评中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红色校史融入教学,是增强思政课感染力、吸引力的核心举措。他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此次集体备课为契机,构建“理论武装+校史育人”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持续深化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研究阐释,把准理论融入的切入点;另一方面要系统梳理红色校史资源,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政教学品牌。各职能部门要全力支持思政课建设,为教学资源开发、教师能力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马文华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集体备课会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思政课的核心教学内容,红色校史是学校独有的育人财富,二者融合是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路径。他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一要筑牢政治根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确保教学导向正确;二要深挖育人资源,进一步梳理校史中的红色人物、革命故事、精神遗产,让校史成为理论教学的“活教材”;三要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感悟校史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在学习理论中传承红色基因。他表示,学校党委将持续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党委组织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

上一条:市委第十一巡视组巡视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
下一条:学校召开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综合评价试点工作部署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