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入职辅导员适应岗位角色,坚定职业信念,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8月25日至28日,我校在学前教育一系多媒体会议室组织了19名新入职辅导员线上集中培训学习。

在4天的学习中,应邀的全国知名专家以在线方式,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与任务、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等作了7场高水平的专题报告。专家们深入浅出的报告,引起了老师们的强烈共鸣。学习之余,学生工作部组织参培辅导员每天开展“品读知识”学习心得分享活动。现摘录部分,供大家学习交流。

学前教育二系辅导员黎方黎说,“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认清新时代的形势,树立与时俱进的学生工作理念,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重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重视学生个人全方面发展。同时,辅导员肩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儿童智能与科学技术系辅导员郭丹谈到,“潘洵教授对最新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新学工的理念、任务、目标等,增强了我坚守教育报国的初心和勇担立德树人的使命。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站在学生家庭幸福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高度培养适合新形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李辉教授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入讲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问题,让我树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意识,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认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八大统一。从今以后将工作由管理中心向服务教育中心转变,关爱学生思想意识和全方位发展。”
学前教育一系辅导员谭静表示,“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辅导员进一步更新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因此,顺应时代潮流,网络思政应运而生。究其根本,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其表现方式丰富多样,利用网络博文等构建网络思政阵地;加强与学生网上互动;紧跟网络舆情,提前做出研判,进行舆论引导等。”
学前教育二系辅导员马睿提到,“随着辅导员队伍不断专业化,学生整体的复杂化,辅导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事务性工作,而是更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一项工作,需要辅导员具有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有更专业的知识储备,这是新时代成为一名合格辅导员的必备素养。”
初等教育系辅导员高祥静谈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们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追求新颖的教育网络平台所带来的改变,具有接受新鲜事物快,接受能力强等优点。从实际上去了解广大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运用网络平台与同学们构建新的关系网络,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去完成本职工作。可以用直接聊天、发邮件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更加了解辅导员的工作是什么,想法是怎样的,和阶段性对学生有什么要求,使得学生们有了相对固定的网络的场所。同样,辅导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和动态,增进师生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