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门庄严宣誓到“祖国万岁”石刻留影,从聆听三代护边故事到学习“舍家为国”崇高精神,从社区暖心服务到田间助农直播,从探访民族家庭到同绘团结之花……自八年累计1700余名毕业生服务新疆扎根新疆后,2025年8月上旬,重庆幼儿师专再次组建13人的“卫国戍边”服务团赶赴祖国西陲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爱国教育基地,砥砺青春初心使命;暖心服务民族同胞,倾情浇灌团结之花;访民居畅叙同胞谊,绘画卷共话石榴情。

服务八天中,他们是前哨班感悟艰辛、献上慰问的志愿者,是教育基地学习楷模、立志报国的青年学子,是民族社区监测体质、普及知识的康复能手,是牧民家里交流文化、传递真情的团结使者,更是化身“带货主播”、助农插上“云翅膀”的销售先锋……当青春邂逅卫国戍边,淬炼的是忠诚信念;当实践选择雪域边疆,收获的是大国精神。
在帕米尔文化博览园,服务团师生深入了解高原历史、民俗与丝路文化,深化了对边疆壮美与多元魅力的认知,筑牢了服务边疆的思想根基。
在红其拉甫国门边境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前哨班,服务团师生学习了驻守官兵克服困难、不怕牺牲的感人事迹,深刻感受到边防官兵舍小家为大家、一生为边防驻守付出的崇高精神。
在红其拉甫公路养护站,服务团师生认真聆听护路人的故事,目睹泛黄照片、斑驳工具与《生命的执着》纪录片,感叹护路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崇高境界,感悟三代人接力守护喀喇昆仑公路“生命通道”的奉献精神。
在拉齐尼军警民联合执勤工作站,服务团师生瞻仰拉齐尼·巴依卡生前遗物和荣誉、聆听战友讲述他祖孙三代戍边护边及为救儿童英勇牺牲的事迹,立志学习“时代楷模”舍生忘死、为国奉献的家国精神。
在古丝绸之路瓦罕走廊,服务团师生面对巍峨群山间的雄关要道和“祖国万岁”的石刻誓言,感受到的是祖国河山之壮美、丝绸文化之迷人,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决心用行动践行青春誓言。
在塔什库尔干县幸福社区,服务团师生发挥专业特长,为居民提供健康体质检测、儿童趣味运动健身操教学,为高原居民和护边员开展康复理疗等,暖心服务让居民笑逐颜开,真挚互动滋润了民族团结土壤。
在“边防站第一村”红其拉甫村,服务团学生为这些世代传承护边使命的塔吉克族护边员和村民开展了按摩、艾灸、拔罐等理疗服务,深受塔吉克族护边员们好评。服务团学生组织塔吉克族孩子一起上“美术线描绘边疆,心系乡村育新苗”乡村美育课。通过触摸、认知、创意等递进式环节,教会孩子们“直观触摸-理性认知-情感共鸣”转换,帮助孩子建立乡土物产与人文情感的紧密联系,深受孩子们喜爱。
在帕米尔高原雪菊种植田间,服务团学生化身推销员、导游、讲解员,热情推介帕米尔高原优质特产,同时绘声绘色介绍帕米尔高原上雪山环抱、天地辽阔的壮美风光和塔吉克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直播销售成效显著,大学生田间助农直播好评如潮。
在红其拉甫村,服务团携手团塔什库尔干县委走访塔吉克族村民。在塔吉克族小伙阿满江家,大家围坐一堂,品尝烤馕、奶茶,深入交流民族习俗文化,共话民族团结情谊,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在塔吉克族同胞玛斯吐热汗家,服务团为其两个女儿送上学习用品,两个孩子开心极了,表示一定会好好学习。鼓励塔吉克族少女、在校大学生那孜亚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掌握扎实专业技能,毕业后扎根基层为家乡的基础教育作贡献。勉励20岁护边员古丽汗继续坚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护边使命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更好履行守边护边职责使命,做祖国的新时代护边员。
在红其拉甫村委会,服务团携手团塔什库尔干县委,邀请塔吉克族女孩那孜亚姐妹、年轻护边员古丽汗等一道,共同创作“民族大团结”主题墙绘。用缤纷色彩勾勒塔吉克族独特的民族服饰,用冷暖色调描绘山川大地,以炽热中国红填充大美新疆,齐心协力绘制祖国壮丽版图。让一场艺术创作化身为一堂生动的美育实践课和民族团结课。
在幸福社区,服务团师生与社区民族居民一道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大家齐唱国歌,注视国旗升起,共同鼓掌欢庆;一起在国旗下宣誓,聆听居民代表饱含深情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讲话和国家惠民政策宣讲,一起表达对祖国无比热爱无比忠诚的心声。让一堂浸润着仪式感与家国情的特殊“思政课”,广泛凝聚了边疆各族人民的赤子之心和团结奋进。
八天“卫国戍边”服务行,是一堂镌刻于帕米尔高原的实践课、爱国课、团结课、思政课。服务团师生将理想写上雪域山巅,把誓言刻进国门界碑,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疆,用专业服务民族同胞,用真情浇灌团结之花。这是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深入贯彻,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落实,是对八年来1700余名重庆幼儿师专学子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传承和延续。从贯彻落实到生动实践,从“扎根”到“接力”,从“奔赴”到“坚守”,这是生生不息的幼专精神力量。有了这不竭的力量,重庆幼儿师专“卫国戍边”服务行动注定将为祖国大美边疆建设、中华民族强国复兴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